【遊記】多圖!三爪的梅雨季日本行大阪D1(2016/06/22)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- 12月 28, 2021 天氣好棒 不會很餓也不會很冷~ 晚上有下雨氣氛美美的~第一天,從家裡搭計程車到小港。原本要搭公車後來搞錯班機時間,改搭小黃bubu!下飛機要去小二家,整個很憔悴,還下雨有點冷。受到畢恆達老師著作《空間與權利》的影響,打算觀察日本的招牌跟街景,打算做為日後去日本讀書的研究主軸。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
【高大東語系越語組......】體驗極權國家的文化,從這裡開始~ - 1月 18, 2016 朋友的的朋友妹妹想要學越文,因為老師推薦她讀這個科系。 我說:「要選自己喜歡的念,老師說的不準...」 原來是因為她也不知道要讀什麼,所以想聽老師的建議。 剛好她老師建議的就是我現在讀的科系。 來說說~我對我這個科系的想法吧@@ 當初在填志願的時候(我是指考)的確對學語言有興趣,在加上國際上越南的經濟地位慢慢崛起。所以我就有「考慮」越文。(但內心是希望能上法律系或南大的觀光系哈) 志願放榜結果:我上了國立高雄大學東亞語文學系的越語組。 結果出來之後我家的人就覺得:妳學這個語言要幹嘛呢(其實我也不知道要幹嘛,但為了讓他們安心就說了越南現在很夯阿,有很多台商阿,前途不可限量阿balabala之類的) 我媽媽在聽到大三要出國留學,她就更後悔讓我去讀這個系(其實我去讀這個系不用她同意阿O_O|||),因為她覺得越南治安差、越南人品性很不好之類balala(這是她跟他們公司的越籍員工相處得到的感想) 台灣人普遍對東南亞國家抱持負面歧視,覺得東南亞國家很落後、治安不好、基礎建設不足。 所以我的鄰居知道我學越南文,都紛紛表示不可思議以及強烈的問候哈~ 對於這種「強烈的問候」我其實覺得蠻有壓力的哈哈 因為我對越南不是很了解,我也無法幫越南說好話或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講給他們聽(因為根本沒有沒見過也沒聞過哈) 我不知道我們班將來要在越南發展的人多不多、要靠越語謀生的人多不多。 但是我很清楚我自己不會想接觸越南文化太深。 我們組上有一位越南籍老師(簡稱黑箱)是負責協助高大對越南校方的交流工作,在我出國留學的半年裡,從她身上我看到她對權力的癡迷以及流失權力的畏懼。 (一)那位老師負責處理出國的獎學金,但她對於獎學金的名稱或細則卻無法清楚訴說。一開始我以為是老師自己也不清楚,後來了解越南文化後:對越南人而言,知道一件事情,是「特權」。 有了這些權力才能高於他人,行使「特權」,所以他們大多不願意跟位於她之下的人分享這些「特權」,但卻願意用這些「特權」去與位於他之上的人交換權力,藉以往上爬更高的位置。 →結論:不願意公開的秘密太多就如同老師的心底深如井的心思。 (二)後來跟比我大兩屆的學姊聊到黑箱老師,原來黑箱老師曾經對於他看不順眼的學生採取「聯合學生排擠那位同學」。 ... Read more »
【閱讀心得分享】《我是你的觀護人》、《今天也要去見殺人犯》、《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》 - 9月 05, 2022 《我是你的觀護人》、《今天也要去見殺人犯》、《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》。 準備法律系的過程中,我開始看一些法律旁側相關的實務面的書。 第二本的作者是側寫師,觀察嫌犯或罪犯,並引導出犯因或突破心防讓嫌犯自首。 透過作者敘述工作接觸到的人,讓讀者知道報導下的另一面。 其中讓我認同是:作者不是要替犯罪者說話或者脫罪。 而是希望大家站在犯罪者的角度去思考為什麼會犯罪,藉此來反思防患犯罪、減少犯罪的可能性。 此外,作者說「一切都是選擇,選擇的責任也在自己」。即便有不得已的苦衷或者被害人變成加害人,還是要自己承擔。 本書最後提到,愛具有驚人的力量,這點我深感認同~謝謝老張送我的熊熊照片,讓我無時無刻可以感受到幸福! 再來是昨天送柚子去老張家,順便在老張家看完《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》。 強調一下,這裡指少年不會將蛋糕切成均等的成品,而不是不會切蛋糕。 三抓以前當過補習班的英文老師,對於讚美教育非常拿手,簡而言之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,但後來發現,這樣是不好的。 以大人來說(老師=大人) 如果傾向鼓勵外在裝成完美的樣子(不表達自己的不舒服,而是裝出虛偽的臉孔,好好小姐這樣的形象)無視需要改善的地方,這樣的行為對小孩(學生=小孩)反而是不好的教育方式(太虛偽了)。 反而是鼓勵小孩表達自己的訴求、教育他們以禮貌彼此尊重的方式行之,目的是塑造和善的環境。 再來是勉強自己做不擅長的事情,就跟我和老張在越南有關係了。 老張是個環保人士不喜歡開冷氣,我很怕熱一定要開冷氣。 基於我是個被馴化較深的人類(三小?)所以我妥協不開冷氣。 沒想到這個讓我感動不喜歡的決定,之後去開啟了我不怕熱的能耐⋯ 我現在是個不開冷氣也沒關係的人,心靜自然涼,此外也開始試著環保理念、行為。 我不知道該不該鼓勵大家試著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,畢竟⋯我也不能保證能成功或者這樣也是一種強迫壓抑別人的說詞吧(好像大家都要仁智體群美都很好,但其實沒有,也很難做到完美的狀態) 最後希望每個人如果不得不去做一件令自己感到不舒服的事情,就⋯祝福你們、祝福自己好自為之好了。 Read more »
【日常】6月醒思 - 6月 06, 2023 文章: ⒈ https://www.businessweekly.com.tw/careers/blog/3004718 ⒉ https://www.vogue.com.tw/entertainment/article/night-night%E7%9C%9F%E5%BF%83%E8%A9%B1-%E9%99%B3%E5%BA%AD%E5%A6%AE-2 ⒊ https://mamaclub.com/learn/%E9%80%994%E7%A8%AE%E5%AE%B6%E5%BA%AD%E9%95%B7%E5%A4%A7%E7%9A%84%E5%AD%A9%E5%AD%90%E5%BE%88%E9%9B%A3%E8%87%AA%E4%BF%A1%E8%B5%B7%E4%BE%86%EF%BC%8C%E5%B0%A4%E5%85%B6%E6%98%AF%E6%9C%80%E5%BE%8C%E4%B8%80/ 事件 :我剛剛突然察覺我會用很瞧不起人的語句在生活上 ... 比如我看到我的便當帶髒髒破破的,但我又不想洗或換新,我就跟自己說:沒什麼啦那只是一個便當袋。 這句話一冒出來的時候,我就嚇到了,想說我怎麼這樣說話,也太不尊重便當袋ㄌ吧 這個袋子我超喜歡的,至少四年了,後來因為舊了,也洗不乾淨 XDDD 我後來就當便當袋 ( 我也不想換 XDDD) 我居然說出這種話攻擊陪伴我四年的人 ( 擬人化一下,就像黃哥 ) 我就想到之前會脫口而出攻擊到身邊的人哀哀 反省:慘難怪張君會說千萬別對自己有這種設想 ( 好相處的人設 ) 改進:我覺得我可以試著少說 : 應該、想要、比較好 / 壞,用比較具體的方式表達尊重、友善 ~ 我應該要洗便當袋比較好,改成我想一下何時要洗便當帶或者什麼時候要換一個便當袋 昨天在寫今年的新願回顧跟反思,突然發現這幾年學會…如何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感受,今天早上意識到這樣的表達在無意中傷到別人,剛剛把這兩件事情 ( 新願回顧跟反思表達 ) :學習表達接下來要學習思考,透過反省行為,去思考可以怎麼更友善、更尊重別人。 思考:為什麼自己不想傷害別人也不想攻擊別人>>我不想當胡素蘭那種人,被她傷害我很傷心,所以我不希望別人也受到這樣旳對待。 內在自信的人不會貶低他人、看不起別人,我也有自卑的時候,不完美的時候謝謝那些接住我們的人... Read more »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