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閱讀心得分享】《北港香爐人人插》、《活著》

 




《北港香爐人人插》這是李昂的其中一篇文章的書名,除了書名這禮拜收集了其他三篇的文章:

《帶貞操帶的魔鬼》、《空白的靈堂》、《彩色血祭》。

「北港香爐人人插」這句話我最早是在國中聽到,我當時不懂這句話的意思,

我只知道她是罵人(可能是開玩笑?)的,當下我其實沒興趣去了解意思。

這本書算是數篇小說聚集起來出版,探討女性在社會上的地位,尤其是政治上、被動的政治上(我所謂的被動的政治,指的是不主動參與政治,但因政治的原因而不得不涉入)。

我理解這本書在當時的社會上如此精彩跟聲勢浩大,即便放在現在的社會,也是令我刮目相看!

而且相比於現在的政治環境,的確還沒有像《北港香爐人人插》那樣的女性政治人物。

似乎男性政治人物一手奶奶一手喝酒是正常的,女生周旋於數男之間就要擔心風評跟人格,更惶恐女性政治人物的標準更艱鉅。

女性的政治標語很常出現:堅定、溫柔、溫暖,

不知道何時會出現:衝衝衝、發大財,這種簡單俗氣又直搗黃龍的標語。XDDD


這本書放在最後面的是《彩色血祭》,我只能說,由淺入深,但非常深,很痛的那種。

這篇文章將白色恐怖的情節,以單一的家族所遭遇的悲慘事件寫出來,王姓醫生的獨苗,日本留學回來遭到白色恐怖,死狀悽慘。太太的堅持與不懈跟偉大,在黑暗中將丈夫的屍體帶回來,一針一線的縫補身體破損殘缺的地方、用細緻的日本化妝品粉飾遭到虐待的痕跡。

太太靠著縫紉的技巧養活了公婆和唯一的獨子,在這過程中還時常受到政府的關切及惡言惡語,恐懼如引隨行,唯有忍耐再忍耐。

書中的獨子我不確定在那時候發生什麼事情,我想礙於社會風氣所以沒有寫清楚。

軍人(還是特務機關)、強姦、男同性戀、未成年,我想到的是這個,但我不確定。

並且很委婉地提到獨子死於猛爆性肝炎,跟愛滋病可能有關係。

種種的暗示吧,我真的覺得彩色血祭,非常推薦大家去看。


我從書中了解那個年代的壓抑、隱忍、不得不。在228的日子,期待台灣的轉型正義,不是只有放假,我們還有許多進步的空間。

我以前很常看文革的書,裡面也有寫到不人道的手段,現在看到白色恐怖的書,我覺得,集權的國家很可怕,不把人命當作人命吧。


推薦大家余華的《兄弟》跟《十個字彙裡的中國》,前者是小說,文革的手段我那時候看了一個一陣屁股痛>"<後者是文革日後的生活隨筆,裡面有很隱諱的提到64跟文革的時候的家庭跟學校狀況。

電影的話....我推薦《竊聽風暴》,
這個我之前在【閱讀心得分享】《滌這個不正常的人》、《甘願綻放》、《眠月之山》、《德,意志》有提到

在分享德意志這本書的時候,有提到我學德文的原因。
我喜歡竊聽風暴裡的人性,讓我覺得愛可以克服一切,即便生活偶爾會發生意外,但不代表人沒有人性。
後面的結尾對轉型正義直接跳過,但我覺得可以去看看德國對轉型正義的執行,這部分我在靈魂不歸法律管這本書裡面也會提到。




延續上一段提到的余華的書,我想在推薦《活著》這一本小說。
這本書也有提到文革,但著墨不多。(因為主角福貴的家庭並沒有人因為文革而過世)

余華是我很喜歡的作者,這個部落格會很常提到他的書。
比起余華《兄弟》第三人稱的描述,《活著》帶著更深層的人生態度。
我很喜歡《兄弟》第三人稱描述下可以細細分析,一縷一縷抽絲剝繭的探查到小說裡的每個人的情感。
《活著》用第一人稱書寫福貴的故事。誠如作者所說,用第三人稱書寫時,福貴的人生很苦很難很煎熬,但用第一人稱書寫時,一切的苦難都帶著快樂與幸福。

看《兄弟》的時候我哭超級慘,讀這本書就像:我從窄門進去走到大門,我從大門進去走到窄門,寫作也是這樣。
但是我讀《活著》,沒什麼哭,很溫馨很感人,即便外人看起來很辛苦很悲慘,但那些甜蜜的回憶並不會因為那件慘忍的事情而消失,到最後反而會更甜蜜。

我希望可以像余華那樣寫一本跟自己的過去有關的書,也像黃榮堅老師在靈魂不歸法律管裡面提到的:法律沒辦法解決的現實面的事情,可以在文學裡被解決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藝文】世界百大名畫大展@義享世界

2023年2月份文藝紀錄與心得